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www.uuqgs.com)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常在两军对垒之时,乘四轮车,摇着羽毛扇,很好的塑造出了“指挥若定失萧曹”的艺术形象,致使很多人错把演义当正史,以为诸葛亮不善骑马。甚至还有人说诸葛亮来到蜀地以后水土不服,得了风湿,不能骑马。
所谓诸葛亮不善骑马的观点,无需翻阅正史,在《三国演义》里不仅多次出现诸葛亮骑马的情节,甚至还有诸葛亮亲身诱敌的桥段。“孔明引一队不整不齐军,过金雁桥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四轮车,纶巾羽扇而出,(张任)把枪一招,大小军校齐杀过来。孔明弃了四轮车,上马退走过桥。”如果诸葛亮不善于骑马,又怎可能亲身诱敌呢。 诸葛亮乘坐四轮车的说法并不见于正史,仅存于小说笔记中。宋代的《类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垒,战前司马懿身着铠甲处理军务,魏军的探子前来报告说诸葛亮“乘素车,葛巾,持羽毛扇指麾三军。”司马懿叹曰:‘真名士也。’”诸葛亮南征北伐,所到之处,地形崎岖复杂,并不适合乘车。而且一旦落败,必须骑马才能逃脱,每打一次败仗就要给敌人留下一辆四轮车当战利品?军威何在啊。诸葛亮的一生为蜀汉政权殚精竭虑,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军中有被杖责20以上者都要亲自过问,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最终病逝于五丈原。不少人推断,诸葛亮由于辛劳过度,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不能骑马才不得已坐上了四轮车。 这个说法看似有些道理,实际也是站不住脚的。杀敌者,怒也。古代行军打仗,保持士气的旺盛尤为重要。一个天天坐轮椅的病老头来指挥打仗,而且还坐得如此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坐轮椅,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 所以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偶尔乘车是可能的,但在两军对阵之前还坐在四轮车上而不骑马,明显是夸张了。这一点老三国司马懿的扮演者就曾吐槽过,他诸葛亮全是坐车拍的戏,我可是真骑马啊! |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汉高祖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详细]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考古界的重点保护、研究对象,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有着大量的谜题在困...[详细]
《列女传》是2009 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刘向。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详细]
多尔衮的一生都被重重谜团包围,与皇太极的皇位之争、与孝庄太后的情史纠葛。他战功赫...[详细]
九层妖楼,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都兰吐蕃古墓群中最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