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www.uuqgs.com)
《兵法二十四篇》是重要的蜀汉军事著作之一。据说为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晚年时所著,上面记载了诸葛亮几十年来行军打仗,治国安邦的经验。在五丈原之战中,诸葛亮在死前曾将此书和造用“连弩”之法等毕生所学传授给了姜维,使姜维成为了诸葛亮最有力的继承人。
内容简介
《兵法二十四篇》(以下简称《兵法》)是三国时期造就天下三分之势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蜀国丞相——诸葛亮所著,是诸葛亮对于自己多年为相治国与统帅作战的经验的总结,可以说是诸葛亮智慧的结晶。
《兵法》原有二十四篇,但现在其中的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现已失传。
在陈寿的《三国志·蜀书》中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流牛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言教书奏多可观,别为一集。…………
“《诸葛氏集》目录:开府作牧第一、权制第二、南征第三、北出第四、计算第五、训厉第六、综核上第七、综核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与诸葛瑾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第二十一、军令上第二十二、军令中第二十三、军令下第二十四。右二十四篇,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
“臣寿等言:……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泽被无疆,自古以来未有之伦也。辄删除重复,随类相从,凡为二十四篇,篇名如右。”
《隋书·经籍志》也记载:“……梁有《诸葛亮兵法》五卷,又《慕容氏兵法》一卷,亡。”
可见,《诸葛氏集》(也称《诸葛亮集》)是后人将诸葛亮的作品收集起来后编订的,而《兵法》是在诸葛亮生前就已经成书了,所以它们并不是同一部作品。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亮父母早亡,为避东汉末年战乱,随叔父到荆州。叔父死后,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躬耕隐居十年,结交士人,观察天下大势。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详见《隆中对》)。赤壁之战前夕,亲往江东联络孙吴,结成抗曹联盟,使曹操败退。随后,他又帮助刘备经营荆州,占领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征吴失败后,于临死前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孩子刘禅及复兴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他。从此,诸葛亮担负起蜀国重担,重新与孙吴修好,又平定南中,扫却北伐的后顾之忧。他始终不忘匡扶汉室之使命,北伐曹魏,六出祁山。他为相兢兢业业,为帅呕心沥血,以致积劳成疾,在公元234年病逝於北伐前线五丈原。www.uuqgs.com
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曹魏的司马懿与他多次交兵后,亦赞叹他是“天下奇才”。
作品目录
视听第三、纳言第四、察疑第五、治人第六、举措第七、考黜第八、治军第九、赏罚第十、喜怒第十一、治乱第十二、教令第十三、斩断第十四、思虑第十五、阴察第十六、将苑之兵权篇、将苑之逐恶篇、将苑知人性篇、将苑之将才篇、将苑之将器篇、将苑之将弊篇(注:由于年代久远,《兵法二十四篇》多有亡佚,故而目录也不是完整的。)
《兵法二十四篇》txt全文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c2w64G4 密码:ofki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汉高祖刘邦的疑心极大,张良陪伴皇帝左右还能够自保,这确实是...[详细]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考古界的重点保护、研究对象,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有着大量的谜题在困...[详细]
《列女传》是2009 年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刘向。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详细]
多尔衮的一生都被重重谜团包围,与皇太极的皇位之争、与孝庄太后的情史纠葛。他战功赫...[详细]
九层妖楼,青海都兰热水血渭一号大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都兰吐蕃古墓群中最为...[详细]